名校科研-人文学科类
Humanity & arts
常见问题
报名条件:
Q:既然美国名校科研项目这么好,是不是招募的条件特别高?
A:在校高中生,在校本科生,在校研究生(国内外均可);
无专业要求,以理科、工科、商科、艺术类专业为主;
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科研潜力,优秀的专注力,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Q:什么条件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实验项目?
A:我们欢迎满足申请条件的学生报名美国名校实验项目。主要报名者为国内985、211高校的在读大学生和硕博研究生,也欢迎优秀的高中生报名申请,有些试验项目是专门针对高中生的。
Q:如果我的英语能力水平一般,能报名吗?(我的托福成绩只有65分,可以报名吗)
A:语言要求:TOEFL 80+/IELTS 6.0+/GRE-V 140+,如没有以上成绩可联系我们进行面试,通过美国名校科研项目组美方导师面试亦可。由于采用ROLLING ADMISSION的录取原则,希望学生尽早把握录取机会,及时与留学老师沟通细节。
Q:平均绩点(GPA)多少可以报名?
A:GPA不是硬性标准,但绝大多数科研组希望申请者的GPA高于3.0。通常获得教授亲自带领的学生绩点都在3.5以上。
Q:美国名校科研项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
A:美国名校科研项目,是一个为期3-4周,学生利用寒假、暑假,在美国各大院校实验室或项目组,凭借自身专业知识和兴趣特长,完成教授或博士安排的量力而行的工作,并向教授或博士负责、汇报的实习项目。
Q:孩子上大学在外地、外国,还能报名美国名校科研项目吗?
A:可以报名。
我们往届的学员中30%的比例是在英国,美国读大学的本科、高中在校生。我们咨询环节可以通过电话、微信、邮件、SKYPE等形式沟通。
只需要保证网络的通常就可以完成。
即便在北京的学生,与美国教授的面试也是通过SKYPE的形式。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在硕博录取阶段,也是通过SKYPE等手段完成。
Q:我在校学习成绩不太好,可以报名么?
A:在校学习成绩只是申请中的一部分,即使成绩不理想,如果学生在面试环节表现很好也有机会申请到实验室机会。
Q:我什么时间可以参加实验项目?
A:寒假期间、暑假期间,具体日期根据学生和导师时间协商,由于美国大学实验室采取的是先到先得的原则,因此越早报名越有利于名额的申请,我们鼓励学生早申请。
Q:参与美国名校科研项目,一般提前要提前多久报名?
A:因为涉及到ROLLING ADMISSION 的录取政策,并且需要准备学术简历,阅读学习专业PAPER,参与面试,准备签证等一系列内容——我们希望申请者尽早报名,越早越好。
Q:申请名校科研项目的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现在来得及吗?
A:美国项目组采取ROLLING ADMISSION的滚动招生政策,实行早申请早审核、审核合格后录取的原则。(学校实验室或项目组会根据作任务的进度以及完成工时间表,加紧工作的推进。所以美国教授希望越快招到合适的学生)
尽管尽早申请有助于增加录取的概率,由于每个专业(例如哈佛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每季度的名额一般都在2-4人左右,所以具体情况还需要申请者有必要的科研能力,详细情况咨询留学老师。
Q:我可以跨专业申请实验项目吗?
A:每个实验项目对申请者所就读的大学专业没有硬性要求,但申请者最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课程修读背景,譬如经济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地球科学的实验,化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电子工程实验,金融专业学生可以参与生理学解剖学实验,我们会根据每个项目的报名情况,择优预录取。根据我们经验,学习物理类、数学类、生物类等基础性学科的学生转换专业相对容易;同时很多文科、商科的科研组欢迎跨专业的学生申请。决定录取与否的因素很多,比如GPA,学术经历,申请者的意愿,科研组需求等。具体情况,可以咨询我们。
Q:申请流程是什么?
A:学生与留学老师咨询,填写报名表格,签署申请协议,留学老师发送学术文件供学生阅读,学生独立完成一篇REVIEW,参加面试,获得录取,完成机票住宿等预定。(录取不成功,全额退费)
总结:报名时需要你做是,填表,缴费,签约。
赴美后接机入驻宿舍,通常第二天见导师,进组,开始美国学术环境下的科研过程。
Q:如果向美国大学教授申请项目,遭到了拒绝会影响下次申请吗?
A:不会影响。每次申请都是独立、平行的。没有申请到的学生,还需要逐步提升自身能力。我们承诺,拒绝的结果也不会影响到未来硕博的申请。不过,如果您的孩子科研项目申请不到,其实这所学校的硕博录取几乎也就没有希望了,因为您无法通过科研项目提前进入到教授的选拔范围内。
同时,为了有效帮助学生,我们会尽量多的联系不同大学,帮助学生能够选择到合适的大学、合适的项目
Q:缴费后,如果无法拿到录取,怎么办?
A:我们是专业从事美国科研项目的机构,在您缴费前会与孩子确认申请的大学和专业,为了提高录取概率,我们通常需要为学生逐次申请1-3所学校。如果申请不到,我们会提前通知您,并会优先为您转到其他合适孩子学术水平的学校。如果您都不满意,我们会退费。
关于科研内容:
Q:咱们在美国实验室合作项目有多少?大概合作教授的和博士生的数量是多少?
A:我们目前与美国名校中100多个实验室进行过愉快的合作,美国科研组专家对我们推荐过去的学生总体上非常满意。所以我们才能不断的开拓美国大学的学界资源,帮助到更多的想去美国名校读书的学生。
Q:美国名校科研项目的科研内容大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A:通常实验室的人员配备会由教授、博士后、高年级博士组成,教授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是自己亲自带,还是负责具体研究方向的高年级博士带领学生完成项目,学术导师安排课题。通常,导师都是有教学、指导科研经验的博士生组成,科研模式和框架,与博士生培养项目都是高度一致的。
以加州伯克利大学电子工程的实验室项目为例,实验项目涵盖了大部分电子工程的核心领域:信号处理、通信、集成电路、光和磁。根据参与项目回国学生反馈归纳,可以真正把每一个课题应用到实际而现实的问题上而不是纯粹完成一个高难度的实验。实验课的老师主要是监督学生项目进程和解答难题,他们不会对学生的任何设计理念给予干涉,而最终课题结果也验证了老师宽松的政策和学生创造力的多元化所带来的惊喜。
Q:过去后的科研过程可否分级,比如有的是基础打杂(需要解释什么是打杂),有的是做核心研究,有的可以发论文。是否可以说一下什么情况可以做到这不同级别的科研?
A:其实您的担心,也是我们的顾虑,也有家长会问,是不是我的孩子去了美国名校的实验室之后,就像我们家长在国内给孩子找到的一个名企内部实习的岗位一样,孩子也不承担什么责任,上班下班也不打卡,基本上就是倒水,复印文件,为领导订机票之类的工作。其实,这在我们为孩子申请的科研项目中,是完全不可能的。赴美留学回来的人对于工作的责任心,往往比国内的学生高一个层次,原因就在于,美国大学的教育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职责,而科研组内的老师也会像对待正式的研究生一样去要求孩子参与项目,所以这也就是这个项目为什么不像国际游学,暑假学校一样您交钱就能参加的原因了。我们确实要进行一个严谨的评估流程,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项目的匹配。您问我,具体的科研内容是什么,我目前还不能明确的告诉您,要看教授根据孩子的资料(报名表,CV,REVIEW,面试)分配。根据我们之前学生每周作业情况,您看下是不是打杂去了。
在进组后的开始阶段,教授知道大多数国内来的本科生都缺乏科研经验,会安排一些基础性但是非常关键的数据整理,数据挖掘的工作,一方面帮助学生体会到科研的严谨性,一方面逐步增加科研难度,以求让孩子的收获最大化。我们会和您一样,行前叮嘱孩子认真对待所有科研内容。
Q:想知道具体一些的科研信息,可以吗?
A:可以的,在签约之前,我可以推送项目组的信息,包括了教授的介绍,研究领域等。不过这并不是意味着,你拥有选择教授的资格,美国教授的选拔晋升之路非常严格,能够从教的老师在学术专业能力、敬业态度都是非常值得钦佩的。发送的资料可以让你对项目的整体性有一些具体的了解与介绍。
等你正式报名后,我们会根据你的REVIEW情况,进行专业的匹配工作,帮你找到专业对口难度适中的项目,让你赴美行程收获更多。报名后,会有更为具体的资料可供你来学习,阅读。科研组专家也会在你赴美前进行必要的指导工作,通过邮件等形式。所以,刚才发送你的资料只是一个大体的参考。
Q:面试是如何进行的?
A:美方科研组专家对于所有学生的录取工作,保留面试的权利。在需要面试的时候,我们后期的服务老师会与你确认时间,注意事项,一般都是提前3、4天与你确认时间。我们的面试时间通常在北京时间上午9点到中午13点,时长在30-60分钟。会有共性问题和专业性问题。我们提前会有必要的辅导内容。
在美国当地的学生,可以见面沟通,其他学生选择SKYPE方式视频进行。需要一台有摄像头的电脑,顺畅的网络环境,明亮的光线,一般学生可在宿舍,校内实验室内进行。
不用紧张,因为我们安排的美国科研组专家一般人都非常NICE,如果一些问题没有听明白,可以让老师重复提问。对于口语基础不好的学生,建议可以提前练习下口语。
注:面试是在缴费后才可能出现的。对于不自信的学生,建议学习一些托福口语课程。
附: 学生赴美后科研日程表(示例)
学生报名缴费签合同时,由于没有提交CV和REVIEW,暂时无法确定组内情况。待美国名校科研项目后期服务老师安排学生完成后续服务流程后,即可确定这些日程表。
下图表格为其中一个项目的进程展示,每日科研工作都有计划,稳步推进,不存在学生赴美后没有导师负责的情况。
Date | Contents |
抵达匹兹堡,入住公寓 | |
Day1 | 引论:人机交互都在研究些什么,人机交互在当今科技公司的地位, 人机交互对未来科技的影响, 介绍人机交互的各个分支 科学研究第一步,文献搜索阅读,如何迅速全面掌握某个专门领域知识,实践操作学术搜索引擎Google Scholar |
Day 2 | 上午:学生和导师的背景交流,初选项目模块 下午:参观卡内基梅隆大学,与录取委员会老师交流录取事宜; |
Day 3 | 导师讲解知识图谱模块文献 |
Day 4 | 导师讲解移动系统模块文献 |
Day 5 | 导师讲解用户研究文献 Rapidly Exploring Application Design through Speed Dating 导师讲解自然语言处理文献 Building Bridges for Web Query Classification 导师安排学生与计算机教授见面,教授就具体科研进度与学生交流,并回答学生在科研进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
Day 6 | 基于文献阅读,确定项目模块,制定具体研究计划,下面日程以移动系统模块计划为例 |
Day 7 | 熟悉Android编程开发环境,分发编程设备,交接项目代码 |
Day 8 | 人机交互分支介绍:普适计算 Ubiquitous computing (or "ubicomp") is a concept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where computing is made to appear anytime and everywhere. In contrast to desktop computing, ubiquitous computing can occur using any device, in any location, and in any format. A user interacts with the computer, which can exist in many different forms, including laptop computers, tablets and terminals in everyday objects such as a fridge or a pair of glasses.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ubiquitous computing include Internet, advanced middleware, operating system, mobile code, sensors, microprocessors, new I/O and user interfaces, networks, mobile protocols, location and positioning and new materials. |
Day 9 | 开发地理位置信息数据采集器 |
Day 10 | 开发地理位置信息数据采集器 计算机教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参与学生的科研活动,并讲解目前美国学界最新科研动态,推荐学生阅读学习的著作。 |
Day 11 | 开发邮件信息数据采集器 |
Day 12 | 开发邮件信息数据采集器 |
Day 13 | 人机交互分支介绍:社会计算 Social computing is an area of computer science that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tersection of social behavior and computational systems. It is based on creating or recreating social conventions and social contexts through the use of software and technology. Thus, blogs, email, instant messaging,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wikis, social bookmarking and other instances of what is often called social software illustrate ideas from social computing, but also other kinds of software applications where people interact socially. |
Day 14 | 开发邮件信息数据采集器 |
Day 15 | 上午:开发邮件信息数据采集器 下午:参观匹兹堡大学 美国最早的十所大学之一,现已发展成世界闻名的顶尖大学,拥有非常高的学术声望,为”公立常春藤”院校之一以及美国大学协会成员之一 |
Day 16 | 开发即时通信历史采集器 导师协助学生与校内其他教授联络,介绍不同教授的科研重点与科研思路,便于学生理解,实地感受科研状态,为学生树立未来本硕博申请目标。 |
Day 17 | 开发即时通信历史采集器 |
Day 18 | 人机交互分支介绍:认知心理学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 is an area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at emerged in the early 1980s, initially as a specialty area in computer science embracing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HCI has expanded rapidly and steadily for three decades, attracting professionals from many other disciplines and incorporating diverse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HCI now aggregates a collection of semi-autonomous field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human-centered informatics. However, the continuing synthesis of disparate conceptions and approaches to science and practice in HCI has produced a dramatic example of how different epistemologies and paradigms can be reconciled and integrated in a vibrant and productive intellectual project. |
Day 19 ………… | …………………………………… |